GÍ-SÛ
phò͘



空間 地理

語詞
Ⓖ 
 

親成漢字



「Khui phò͘」云云。《千金譜》寫『開舖』。《台日》寫『店舖』『鋪戶』云云、有透濫。歌仔册『店舖』『~鋪』朗有寫、不閣請看「chóng-phò͘」。

「Chi̍t phò͘ lō͘」云云。《台日》有寫『七舖路』云云。玉珍《青冥擺脚對答歌》有寫『成普路』ⒸⓀⒸ。開文《新刊民主歌》有寫『圭良到城有五步』。漢文《補彚》*phò͘ 收「舖」『店貨曰 — 又十里曰 —』。《八音》*phò͘ 收「舖」『店』。

「Chi̍t phò͘ lō͘」只个意思照講恰原始。只个語詞大概是書面借詞、共近古漢文借个。起紅艷・蕭九根〈地名是社会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寫講『元代使用急递铺制度,一般是十里一铺。今天的北方还留有三十里铺、四十里铺之类的地名。元代的驿传制度称为 "站赤","站赤" 是蒙语的音译,明清后简称为 "站","清代的驿站名称分得更细,各省腹地称驿,专为军事情报而设称站,嘉峪关外叫塘,西北地区叫台。递运货物者称所,传送公文者称铺。" 现代汉语中的车站就是来源于站赤。日本现在还把车站称为 "驿",就是受我国驿传制度的影响』。近古漢文『舖』甲中古漢文「鋪」字不知省關係。即閣探討。也着是講、台灣海峽語「phò͘」(詞)甲中古漢文「鋪」字嗎不知咁有血緣。夭台文『舖』(字)應該是共近古漢文借个。請看「鋪、舖」(字)。

廣東語『舖頭』『旺舖』彼字「舖」字讀 POU³(上去聲、~第三調)。彼个詞素甲「phò͘」仝原。那香港音、用治『糖水舖』『傢俬舖』个時愛變調、變做 POU²。

城市、越南語講『THÀNH PHỐ』(城舖)、後節含「phò͘」仝原。胡志明市正式越南語名号做『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城舖胡志明)。

地名・水名
台南市內十三舖ᵀ

相關个詞
chóng-phò͘
io̍h-phò͘

相關个字
鋪、舖

GÍ-SÛ
thâu-chêng



空間

語詞
頭前 ⒸⒸ 

親成漢字
頭前

相關个字
頭、镸、头

GÍ-SÛ
gōa



語詞
Ⓒ 

親成漢字



「Gōa koān-chhī」云云、接頭詞、日語借詞(白話典)。「Thang-á-mn̂g gōa」云云、在來詞。

論連劃、那朗總二節个詞、傳統台羅字寫『gōa-kok』『gōa-séng』『gōa-iûⁿ』。不閣羅字台文在來寫『gōa koān-chhī』恰多个欵。請看「lāi」。

相關个詞
gōa (數詞)
lāi (內)

GÍ-SÛ
tang



空間

語詞
Ⓒ 

親成漢字


GÍ-SÛ
gōa-kháu



空間

語詞
外口 ⒸⒸ 

親成漢字
外口

GÍ-SÛ
tòa



語詞
Ⓚ 

親成漢字



「Tòa tó-ūi」云云。動詞兼功能詞。歌仔册大多數寫『帶』。有幾落本寫『滯』Ⓣ。《甘》寫『住』、無記述性、照咱所知。《台灣語典》(一)寫『帶』。呂宋《西支》(AG 部)有寫『留𢃄』(*lâu tòa)。

台灣客語『TAI』(第三調)仝意思、聲韻調對同、減彩仝源。不閣《客法》《客英》簡那無收。

GÍ-SÛ
āu-piah



空間

語詞
後壁 ⒸⒸ 
后壁 ⒸⒸ 

親成漢字
後壁
后~


台灣地号名寫『後壁~』『后壁~』。《台地典》(193)所收・寫做『后~』个例有雲林大埤『后壁店』・台中大安『后壁溪』・苗栗苑裡『后壁厝仔』。事實台灣地号名用『後』用『后』、照講朗無定着。高雄小港「後壁林」、到今丸那有寫做『后壁林』。此應該是普遍个情形。

GÍ-SÛ
tang-hng
Tang-hng



空間 地名

語詞
東方 ⒸⒸ 

親成漢字
東方


「Tang-hng」是在來詞。「Tang-hong」「Tong-hong」是借詞、《台日》《增補厦英》無收、《教會報》一九三〇年代即看會着。EMBREE 有收「tong-hong」『EASTERN, ORIENTAL』甲「Tang-hng」『THE EAST, THE ORIENT』、夭有收「tang-hong chhiu-ah」(chhiu-ah → chhiū-ah)『EASTERN TREE DUCK, INDIAN TREE DUCK, Dendrocygna javanica』。

在來詞「tang-hng」原來是相對空間詞、着是東平个意思。嗎通做地名(Tiuⁿ Hông-chhiong・Hui-li̍p-pin Khó-chhat pò-kò-su:"Manila ... kú-kú chiū ū thiaⁿ-kìⁿ lâng kóng, sī tang-hng ê bêng-chu"、教會報 838 号)。地名「Tang-hng」用大本字照講恰有理(RENE FRANK・Hông-gē・Ki-tok-tô͘ kap Gē-su̍t:"koh tò-tńg kàu tī Tang-hng ê kàu-hoē tiong"、教會報 959 号)。

相關个詞
Tang-hong

GÍ-SÛ
hit-jiah
hit jiah



空間

語詞
喜跡 ⓀⒸ 
許跡 ⓀⒸ 
彼跡 ⒽⒸ 

親成漢字
X跡
X迹
X蹟


歌仔册有寫『喜跡』、嗎有一半本仔寫『許~』。《台日》寫『彼跡』。請看「hit」。

論連劃、傳統羅字台文『hit-jiah』『hit jiah』朗有寫(教會報、DADWT)。不閣單詞「jiah」本身無「所在」个意思。請參考「chit-má」。

相關个詞
hit (彼、許、喜)
jiah (跡)

GÍ-SÛ
chit-jiah
chit jiah



空間

語詞
只跡 ⓀⒸ 
這跡 ⓗⒸ 
此跡 ⒽⒸ 

親成漢字
X跡
X迹
X蹟


請看「hit-jiah」甲「jiah」。

相關个詞
chit (只、此)
jiah (跡)
hit-jiah

GÍ-SÛ
pa̍t-jiah
pa̍t jiah



空間

語詞
別跡 ⒸⒸ 
别~  

親成漢字
別跡
~迹
~蹟
别~


歌仔册甲拱樂社个戱文(空愛情)有寫『別跡』。游元祿〈假愛〉(林姗流行歌)有寫『別額』ⒸⓀ("pa̍t-giah")。請看「jiah」「hit-jiah」。

相關个詞
jiah (跡)
hit-jiah

相關个字
別、别 (pia̍t)

GÍ-SÛ
lāi



空間

語詞
Ⓗ 

親成漢字



「Nn̄g goe̍h-ji̍t lāi」(二月日內)云云。照講有親漢字「裏」字。

論連劃、那双節詞組、羅字台文在來寫『sim-lāi』『chhù-lāi』『soaⁿ-lāi』恰多、恰罕得寫『sim lāi』『chhù lāi』『soaⁿ lāi』。那三節詞組、羅字台文在來寫『chhiū-nâ lāi』多過『chhiū-nâ-lāi』(DADWT)、上少治《教會報》以外。夭『hāng-á lāi』『chhiûⁿ-á lāi』甲『hāng-á-lāi』『chhiûⁿ-á-lāi』朗有人寫个欵。

相關个字
內 (lōe)

GÍ-SÛ
ē-kha



空間

語詞
下脚 ⒸⒽ 

親成漢字
下X


羅字台文在來寫『ē-kha』『téng-thâu』、用連劃。

相關个詞
kha (脚)

相關个字


GÍ-SÛ
ē



空間

語詞
Ⓒ 

親成漢字



有一卦地理名号借「厦、廈」字代替「下」字。彰化埔塩・福興有『廈十二庄』、也号做同安寮十二庄。台北市內有『厦新街』。海外有『厦門』。朗借「厦、廈」字塊寫「ē」(下)。

相關个詞
Ē-mn̂g

GÍ-SÛ
téng



語詞
Ⓒ 
Ⓗ 

親成漢字



地名有个寫『上』講「téng」、多數簡那是治客人庄亞是學老化个舊客庄。拾起地名、「téng」簡那朗寫做『頂』。歌仔册專寫『頂』。

論連劃、那双節詞組、羅字台文在來寫『thiⁿ-téng』『soaⁿ-téng』『toh-téng』恰多、罕得寫『thiⁿ téng』『soaⁿ téng』、也恰罕得寫『toh téng』。那三節詞組、羅字台文在來寫『koân-soaⁿ téng』多過『koân-soaⁿ-téng』(DADWT)、上少治《教會報》以外。《出死線》有寫『âng-keh-toh téng』(→ ang-kè-toh téng)。

閣再論連劃、羅字台文在來寫『téng-pái』『téng-ji̍t』『téng lé-pài』恰多、恰無塊寫『*téng pái』『téng ji̍t』『*téng-lé-pài』。「Téng chàn」恰無定着。看起來爭差是音節數甲常用性。

GÍ-SÛ
hiòng
hiàng



空間

語詞
Ⓒ 

親成漢字



「Kiâⁿ m̄ tio̍h hiòng」「poe hiòng Liû-khiû」云云。

相關个字
hiàng (民俗)

GÍ-SÛ
āu-pêng



空間

語詞
後平 ⒸⓀ 
后平 ⒸⓀ 

親成漢字
後X
后X


歌仔册寫『後平』『后~』。俞(Jû、Jî)隆華〈愈想愈氣〉(流行歌)寫『後平』。

相關个詞
pêng (平)

GÍ-SÛ
·ni̍h
**nih
·*nih
·*ni
·*lin
·*li
·*e
·*nn̍gh



語詞
ⓗ 
𥚃  
Ⓗ 
Ⓚ 
Ⓚ 

親成漢字



「Lō͘ ·ni̍h」「piah ·ni̍h」云云。「·Ni̍h」約束四角字『裡』。歌仔册『裡』『裏』干礁押 -i(-iⁿ)韻个欵、大概不八用塊寫「·lin」。歌仔册有一半本仔寫『哖』。捷發《對答磅空相褒歌》有寫『厝个二个示大人』『我都厝个有妻兒』、借『个』Ⓚ 塊寫變体「·e」。瑞成《先喜後悲勸世新歌》有寫『返來厝个宿三工』、仝欵。法玄山人个符咒有寫『火𥚃』云云(道壇符咒應用秘鑑)。

《白話典》記『·ni』『·nih』(只二項干礁用字無仝)「·lin」「·e」。《中教部閩南語》受着中國國學个攪擾、記「·lí」。EMBREE 干礁收「ni̍h」个欵。《台日》寫『裡』、記「ni̍h」「nn̍gh」("泉")双音。《厦英》仝欵記只二个音、「nn̍gh」注講是泉語。《厦英》个例詞句不那有「lō͘ ·ni̍h」「hái ·ni̍h」「ji̍h ·ni̍h」("WITHIN THE DAYS FROM THE 20TH TO END OF MONTH")、閣有「chit ni̍h」『HERE; THIS PLACE』甲「hit ni̍h」『THERE; THAT PLACE』。來到《台日》个時代、看起來台灣島內以經眞少人講「*chit ni̍h」「*hit ni̍h」啞。全羅《教會報》有寫「hit ni̍h」「hit nih」「chit ni̍h」、主要治十九世紀、上尾篇一九三四年。應該着是南部話「hin」甲「chin」个原体。鹿港語到今講「·nn̍gh」、許嘉勇先生八記做「·nn̄g」。請看〈四月日收瀾〉。照講「·ni̍h」甲「·nn̍gh」是原体、對應關係簡那含「mi̍h」「mn̍gh」(物)對同。「·Lin」「·e」是變体。「·*Li」凡世双原、一港在來詞「·ni̍h」、一港中國語『裡』(裏、LǏ)。傳統台羅不八塊寫『*chhù-lih』『*chhù--lih』、閣恰勿講『*chhù--lí』。

《英厦》『nih』有寫『呢』(252)。《八音》*nn̍gh 無收字詞。《雅俗通》《渡江》《八音》《台十五》ni̍h(*ni̍h)甲 li̍h(*li̍h)甲 lī(*lī)無收相關字詞。《雅俗通》「哩」(*lī)『語詞』・《渡江》「哩」(*lī)『語辞』無斟酌注解、不閣只字《麥》注解『AN EUPHONIC PARTICLE, USED AT THE END OF COLLOQUIAL SENTENCES』。《西支》有收「DENTRO DESTO」『只𥚃』(*chí lī~*chí li̍h、《西支》第七・第八調無分)甲「DENTRO」『𥚃面』(*lī bīn~*li̍h bīn)。《漳腔典》lī・li̍h・lí・ni̍h 甲 l + in 無收仝意詞、不閣有收「chiah-nī」「hiah-nī」(424)。

傳統羅字台文主要寫『-ni̍h』『--ni̍h』『nih』三式。『Nih』是起毛志体、用「-h」代表講只个詞無注調。照《厦英》《甘》、咱知第八調「ni̍h」是原体、不閣現此時只个詞干礁春接尾輕調体。羅字台文社會都罕得有人知影是按盞「·ni̍h」定定注第八調、不即《白話典》「·ni̍h」收做『·ni』。

建議
·ni̍h (**nih) ⇄ 哖、裡
·*lin ⇄ 吝、裡
·*nn̍gh ⇄ 裡

相關个詞
mi̍h, mn̍gh (物)
ê (个、兮)
hin ("~ lāi-bīn")
chin ("~ lāi-bīn")
chiah-ni̍h
*Oân-·lin

相關个字



GÍ-SÛ
pêng



空間

語詞
Ⓚ 
Ⓗ 

親成漢字



「Chi̍t pêng chi̍t kok」云云。台灣地名・澎湖地名寫『平』恰多。有个寫『畔』『坪』Ⓚ『屏』Ⓚ。中治時代有个寫『邊』。《千金譜》寫『双平〓』(⿺辶⿱白容、~双平邊)。呂宋古早册有寫『平』(西支、漳語 ARTE)『砰』(漳語 ARTE)。《妙悟》有收『畔』。《台灣語典》(二、1992 年版)有收「半平」『謂一偏也,⋯⋯』。日本時代个流行歌詞有寫『平』(周添旺・來啦)。《荔鏡記》介成八用『片』塊寫泉語「pûiⁿ」亞是潮語『PÔIᴺ』。台語・下門語「pêng」是種着漳語。主流泉語講「pûiⁿ」。同安語講「pâiⁿ」。潮州語講『PÔIᴺ』『PÂIᴺ』。寫做『平』『砰』是照台音・漳音塊借字・借字符。夭賴和所記个《辛酉一歌詩》借吳越字『爿』、通講是塊「有孝」中文。論過程、『爿』是中華國學字。那塊寫漢羅、只个詞特別適合寫做羅字。

有關苗栗竹南「Soaⁿ-á-pêng」、請看《台地典》92 葉。有關嘉義「Káng-á-pêng」、請看 332 葉。

地名服務網所收・『東平~』起頭个地号名有眞多。另外、《台灣府輿圖纂要》有記錄一个『東平竹圍』、治中部。苗栗苑裡過去簡那有一个『西邊厝』(相業流徽——苑裡西平里張厝、bit.ly/2BLf3GM)、《堡圖》無注、不閣 GOOGLE 地圖現此時注『西平里』。

論連劃、傳統台羅字一般寫『tang-pêng』『lâm-pêng』『chiàⁿ-pêng』『tò-pêng』云云、罕得寫『lâm pêng』『chiàⁿ pêng』。不閣三節組寫『sai-lâm pêng』『chiàⁿ-chhiú pêng』云云。

地名・水名

澎湖望安東嶼平
    西嶼平
高雄內門西平 (火燒庄)
台南市內西邊 (王宮)
    西邊寮仔
台南安南西平寮
 (安順)
    西邊寮仔
    北邊角
台南學甲西平寮
嘉義義竹東邊竹圍
嘉義東石西平港子
嘉義朴子東邊竹圍仔
嘉義市內港子坪 (港仔~) ㊟
    東平里
    西平里
雲林土庫東平里
    西平里
    南平里
    北平里
彰化溪州西畔仔 (西畔)
彰化二林東平里
    西平里
    北平里
台中市內半平厝
台中市內・潭子西平山
台中梧棲東邊竹圍
台中清水西邊厝
苗栗後壠南邊堡
    北邊堡
苗栗竹南東平
    山子坪 ㊟

相關个詞
Pòaⁿ-pêng-soaⁿ
Tōa-lō͘-pêng
bûn-pêng
bú-pêng

GÍ-SÛ
àn



空間

語詞
Ⓚ 

親成漢字



「Àn hia kòe」云云。詞原無定着。

相關个字


GÍ-SÛ
āu



空間 時間

語詞
Ⓒ 
Ⓒ 

親成漢字



相關个詞
Kî-āu

相關个字
後、后

GÍ-SÛ
keh-piah



空間

語詞
隔壁 ⒸⒸ 

親成漢字
隔壁

GÍ-SÛ
chhioh



空間

語詞
Ⓒ 

親成漢字


GÍ-SÛ
tang-sai lâm-pak
tang sai lâm pak



空間 地理

語詞
東西南北 ⒸⒸⒸⒸ 

親成漢字
東西南北


論連劃、傳統台羅字有寫『tang, sai, lâm, pak』『tang sai lâm pak』『tang-sai lâm-pak』、夭「東西」甲「南北」大常寫做『tang-sai』『lâm-pak』。不閣「南」甲「北」那用做特別名詞(~地名)个時、「南北」寫做『Lâm Pak』恰多。

《台日》「tang-sai lâm-pak」收做『東-西-南-北』、「*tong, se, lâm, pok」收做『東西南北』。

GÍ-SÛ
piⁿ-á-thâu



空間

語詞
邊仔頭 ⒸⓉⒸ 

親成漢字
邊X頭


《白話典》有收「piⁿ-á-thâu」、閣有「piⁿ-á-bīn」「piⁿ-á-kak」「piⁿ-á-mn̂g」。者个詞、《台日》無收。唐山《漳腔典》(41)有收「piⁿ-á-thâu」、注「東」(~銅山个話)。閣有『邊頭』、注音「*piⁿ-thău」个欵。閣有「piⁿ-á-sì」。請看「**piⁿ-ah」。論漢字、台灣地号名有寫『邊仔頭』。請看下脚。《分類典》(78)有寫『邊呵門』。

有關雲林二崙邊仔頭、面册 @雲林縣政府 八寫講『二崙鄉大庄有一個聚落在空中特別醒目!舊名「#邊子頭」的聚落,數十年前長輩們決定一同改建三合院而形成整齊的樣貌,也因而改稱為「#新興」』。

有關宜蘭冬山邊仔頭、請看冬山鄉梅花社區發展協會个網站(is.gd/DhizNL)。

地名・水名
雲林二崙邊仔頭 ㊟
宜蘭冬山邊仔頭 ㊟

相關个詞
piⁿ-·thâu
**piⁿ-ah

GÍ-SÛ




語詞
Ⓚ 
Ⓗ 
Ⓚ 
 
Ⓚ 

親成漢字



澎湖話有講「tū」。北部山內有講「tṳ̄」。南管寫『在』。歌仔册寫『治』『著』『箸』恰多、少數寫『在』。流行歌詞主要寫『置』『治』『在』。拱樂社个戱文八寫『池』Ⓚ(孝子殺親父)。在主流台語來講、「治」字借音借了有凖、嗎比『著』『箸』恰省劃。那寫『在』、「tī」「chāi」搶袂離。寫做『治』上適合主流台語。

那講「tṳ̄」个腔口、寫『著』『箸』凡世恰有理。彼个音現此時治台灣島內强卜無去啞、不閣恰早眞普遍、眞多台灣歌仔册不即寫『著』『箸』。啞泉州通俗文献有人寫『除』Ⓚ(杜建坊、2017、公開面册)。《收成正果歌》有寫『死除廳中野未台』。

「佇、竚」(thú、thí)字減彩是「tī」个血緣字。義理有合、台語・漳泉語音理有合、總是潮語『TÕ』夭無法度解說。潮語『TÕ』甲台語「tī」照講仝原。《中華漢方典》『伫』第二義項注解『表示时间、处所 范围等,相当于普通话里的 "在"』(处所 范围等 → 处所、范围等)、不閣用例干礁下門話。那凖「tī」正實是「佇」字个親成詞、唐山別位个話那會朗無「佇」字个血緣功能詞?「佇」字甲「tī」个對應眞有可能是湊坎那定。啞台灣海峽文在來無塊寫『佇』。

相關个字
著 (tù, tì)



佇、竚

GÍ-SÛ
tang-sì
*tang-·sì
Tang-sì



語詞
東勢 ⒸⒸ 

親成漢字
東勢


歌仔册寫『東勢』ⒸⒸ『東示』ⒸⓀ、用例少少仔。論地号名、《堡圖》『東勢』『東勢~』甲『~東勢』上少有五十外个。照咱知、全台灣个『東勢』朗讀做「Tang-sì」、後節不是「-*sè」、嗎不是輕調「-*·sì」。《台日》收「tang-sì」無收「*tang-·sì」。

雲林東勢早名「東勢厝」(廖忠俊 250、東勢鄉公所・東勢概況、台地典 215)、屬日本行政体制个海口庄。『1946 年原東勢厝、牛埔頭、程海厝、路利潭、下許厝寮、番子寮、月眉、同安厝新設東勢鄉,其餘部分設臺西鄉』(新安大字一覽表)。

台中東勢早名「東勢角」(葉高華・1920 年地名大變革)。官方一九二〇年設「東勢庄」、下底「東勢」(大字)對應在來个東勢角庄(管轄便覽)。

《教會報》31 号(1887 年 12 月)有一篇寫着『In-ūi goá tsai Tiong-kok ê hū-jîn-lâng, chhin-chhiūⁿ Tang-sì chiah-ê kok ê hū-jîn-lâng, iā lóng sī tiōng chit-hō mi̍h, lia̍h chng-thāⁿ choè iàu-kín』、用「Tang-sì」塊講東洋・東方。

行政地名
日本体制東勢街 ⇄ 中華体制東勢區
中華体制東勢鄉・台西鄉 ⇄ 日本体制海口庄

GÍ-SÛ
tó-ūi
tó ūi
*toh-ūi
tá-ūi
tá ūi



語詞
倒位 ⓀⒸ 
叨位 ⓀⒸ 
刀位 ⓀⒸ 

親成漢字
X位


「Tó-ūi」寫做『倒位』是歌仔册个主流。流行歌寫『叨~』恰多。「Tó-ūi」有合音体「tóe」(變体 "toeh")。周韋杰〈思念風中飛〉(趙乙臻流行歌)有寫『不知飛去兌』(m̄ chai poe khì tóe)。江志豐〈情批〉(董育君流行歌)有寫『情批寄去兑』。「Tài、taih」大概是「tá-ūi」个合音体(白話典)。

羅字台文在來慣示寫『tó-ūi』、罕得寫『tó ūi』。賴仁聲个小說有寫『tó ūi』。傳統台羅字無寫合音体「tóe」。

建議
tó-ūi ⇄ 叨位、刀位

相關个詞
tah ("chit ~")
tó, tá (叨)

相關个字
タ (多)




GÍ-SÛ
lo̍h lâm



空間

語詞
落南 ⒸⒸ 

親成漢字
落南

GÍ-SÛ
chiūⁿ pak



空間

語詞
上北 ⒸⒸ 

親成漢字
上北

GÍ-SÛ
hū-kīn
hū-kūn
hù-kūn
hù-kīn



空間

語詞
附近 ⒸⒸ 
付近 ㊟Ⓒ 

親成漢字
㊟近


傳統音「hū-kīn」(漳)「hū-kūn」(泉)。泉腔「hù-kūn」含「ìⁿ-tiúⁿ」(院長)「tài-piáu」(代表)介成仝現象、是台灣海峽語自然・內部个音變、不閣「hù-kīn」照講主要是中華語霸權个産物。成多人講「hù-kīn」是事實。今漢文「附」字甲「付」字凡世是同門字。無定「付」字丸那是「hū-、hù-」个親成漢字。請看「付」(字)。「附」字(請看)本音 hū。「付」字本音 hù。「Hù-kīn」建議寫做『付近』、乎「付」字「附」字尽量一字一音、好學閣兼顧傳統。

《台日》「附近」干礁記「hū-kūn」孤音、「hū-kīn」漏交。《厦英》干礁記「hū-kūn」。王育德《常彚》無收。全羅《教會報》有 224 篇寫「hū-kūn」、216 篇寫「hū-kīn」、10 篇寫「hù-kūn」、1 篇寫「hù-kīn」。EMBREE(1973)四个音朗有記。

有關「hù-kūn」「ìⁿ-tiúⁿ」「tài-piáu」只欵音、潘科元〈「網路、網站」「院長、代表、附近」个台語音〉寫講『這是因為泉州腔去聲本調無分陰陽,變調照講是有分。但是有寡字佇變調个所在,嘛煞陰去、陽去攏變共款去。所以陽去聲个「院」,變調唸做佮陰去聲个變調共款,是按呢个關係』『另外一个詞「附近 hū-kīn」講做 hù-kīn。這有可能佮「院長、代表」共情形,亦有可能是受華語个影響。台語兩種去聲,華語干那一種,台語去聲內底个陰去第三聲變調以後,著佮華語去聲个調形共款攏是高降調。Hū-kīn 唸做 hù-kīn 真成華語音』。

越南語講『PHỤ CẬN』、前節重調(~下去調~第七調)。

周協隆《特編三伯越洲訪友新歌》有寫『付近』。

建議
hū-kīn, hū-kūn ⇄ 附近
hù-kūn ⇄ 附近、付近
hù-kīn ⇄ 付近

相關个詞
kià-hù

相關个字



GÍ-SÛ
sai-lâm
*se-lâm



空間

語詞
西南 ⒸⒸ 

親成漢字
西南


方向詞在來講「sai-lâm」。《台日》甲 EMBREE 甲《白話典》朗無收「*se-lâm」。全羅《教會報》有 39 篇寫着「sai-lâm」、干礁 3 篇寫「se-lâm」、朗治昭和時代。仝欵、那普通詞、全羅《教會報》專寫「sai-pak」。請看「*Se-pak-」。

相關个詞
sai-pak-hō͘
*Se-pak-

GÍ-SÛ
mí-lih



語詞
 

親成漢字
XX


詞原『ミリ』。甲中語借詞「kong-lî」(公厘)仝意思。上少治醫界、公升个千份一(ml)甲公克个千份一(mg)嗎有講「mí-lih」。

『ml』讀做「*mó͘」原底那像是化粧品界个話。台灣个地方中國話有講『莫』(MÒ、MÒU)。請參考蔡惠芯〈毫升 ml 的英文不唸莫!內行揭正確讀音,多數台灣人都唸錯了〉甲林立浩〈誰再把 mL 唸「莫」就當掉 千人笑:一堆櫃姐亂唸〉。面册 @生醫不科科:研究×生活 寫講『mL(毫升)唸 "莫" 是台灣人專有的嗎?我去路易莎點咖啡大概兩次會聽到一次這種叫法』『我是不會說誰叫莫就當掉或怎樣,因為我老婆也這麼唸』。

相關个詞
si-si

相關个字
彌、弥、弭 (bí)



リ (利)
ミ (三)

GÍ-SÛ
*siàn-chì



語詞
 

親成漢字
XX


詞原『センチ』。甲中語借詞「kong-hun」(公分)仝意思。《台外典》收『siàn-chì』、閣收「siăn-chí-gu-lám」甲『siăn-chí-mè-thà』云云。

相關个詞
sián ("saⁿ ~ chîⁿ")
bì-lù

相關个字




GÍ-SÛ
lâm



空間

語詞
Ⓒ 

親成漢字


GÍ-SÛ
sai
*se



空間

語詞
西 Ⓒ 

親成漢字
西


中治時代中少年人用「se」代替「sai」、照講是有中華因素・中文因素。不閣咱由原講「ǹg sai」「sai-pêng」、無講「*ǹg se」「*se-pêng」。

相關个詞
Koan-sai, -se (日本)
Siám-sai

GÍ-SÛ




語詞
ⓒ 

親成漢字



大概是「bí-tu̍t」个簡省体。「Bí-tu̍t」詞原日語『米突』(メートル)、《台日》有收。《台日》夭有收「米達」(bí-ta̍t)『メートル。米突』、注「新」。「Bí-ta̍t」丸那是借詞、打算對中語來。《增補厦英》(7、101)有收「bí-tu̍t、bí-ta̍t」『A METRE』甲「ki-bí」『A KILOMETRE』。《教會報》一九三〇年代有 4 篇寫「bí-tu̍t」。傳統台羅文献上慢治一九六〇年代着有寫「bí」。

「Kong-chhioh」是中語借詞。《台日》有收「公尺」(kong-chhioh)『公定の物差』、無仝意思、無注「新」。《增補厦英》無收「*kong-chhioh」。

相關个詞
pha ("káu-cha̍p ~")
kong-lí
*mè-tà
Bí-kok

相關个字


GÍ-SÛ
sai-hng
Sai-hng



空間 地名

語詞
西方 ⒸⒸ 

親成漢字
西方


在來詞。地名「Sai-hng」照講着愛用大本字。請看「tang-hng」「Se-hong」。

相關个詞
tang-hng
Se-hong

GÍ-SÛ
tiong-ng



空間

語詞
中央 ⒸⒸ 

親成漢字
中央


約束字『中央』。拱樂社个戱文八寫『中映』ⒸⓀ(仇海情天)。

相關个詞
Chhân-tiong-ng

GÍ-SÛ
tùi
ùi



語詞
Ⓚ 
 

親成漢字



「Tùi chit-má khai-sí」「ùi chit-má khai-sí」云云。約束字『對』(对)。詞原無定着。「Ùi」大概是「tùi」个變体。咱不敢保証。《台日》「ùi」有收、注「泉」。《厦英》(600)「ùi」注講是泉語。傳統羅字台文寫「tùi」、罕得寫「ùi」。大概下門語講「tùi」。《甘》有收「ùi」。EMBREE 無。今「ùi」那卜直接借假名落去寫、照理講會借「畏」字即着。不閣歌仔册專寫『對』『对』。泉語甲泉底台語治歌仔册界無弱勢、有个著者定着嘴講「ùi」・手寫『對』(对)、過枝字。那塊寫漢羅、「tùi、ùi」特別適合寫做羅字。

無論詞原、「tùi」「ùi」原底屬腔口差。現此時有人二項朗有講、甚至意味小可無仝、有分工。

相關个字
對、对


GÍ-SÛ
chêng



空間 時間

語詞
Ⓒ 

親成漢字


GÍ-SÛ
sì-kè
sì-kòe



空間

語詞
四繪 ⒸⓉ 
四過 ⒸⓀ 
四計 ⒸⓀ 
四檜 ⒸⓀ 
四界 ⒸⒸ 

親成漢字
四界
~介


《台日》甲王育德《常彚》寫『四界』。《甘》《台十五》仝欵寫『~界』。《厦英》仝欵共只个「-kè、-kòe」看做「界」字个早音。歌仔册多數寫『四繪』『~過』、少數寫『~計』『~檜』、也有幾那本寫『~界』。流行歌仔有寫『四界』『四處』云云。

「界」字《廣韻》古拜切、屬蟹二開・皆韻(開)、甲「𢰇」(挨)字「芥」字仝韻、甲「買」字「賣」字「鞋」字「街」字仝攝・等・呼。

潮州語『SÌ-PHÌᴺ』、《潮詞滙》注解做『四面,各方』、例句『SÌ-PHÌᴺ Ũ CHHIEᴺ-SIAᴺ, KIAᴺ SÍ』(~Sì-kè ū chhèng-siaⁿ, kiaⁿ sí lâng)、「-PHÌᴺ」用橫調(~變調)。

相關个詞
sè-kài

相關个字
會 (kòe)



GÍ-SÛ
hin



空間

語詞
 

親成漢字



「Hin lāi-bīn」云云、南部話。減彩是「*hit ni̍h」个合音体。請看「·ni̍h」。那卜借台灣假名、「興」(heng、hin)字漳音 hin。大概無別字恰適合。請看「Ka-lí-hin」。

相關个詞
chin ("~ lāi-bīn")
·nih ("lō͘ ~")
Ka-lí-hin

相關个字


GÍ-SÛ
chin



空間

語詞
 

親成漢字



「Chin lāi-bīn」云云、南部話。減彩是「*chit ni̍h」个合音体。請看「·ni̍h」。那卜借台灣假名、大概無別字恰嬴「眞、真」字。

相關个詞
hin ("~ lāi-bīn")
·nih ("lō͘ ~")
koaⁿ-chin
Koaⁿ-chin-tú

相關个字
眞、真

GÍ-SÛ
pêⁿ
phêⁿ
phêng
phiâⁿ



語詞
ⓒ 

親成漢字




「Chi̍t pêⁿ nn̄g bān」云云、書面日語借詞。高・陳(1956)干礁紹介「pêⁿ」一个音。《台日》有記「pêⁿ」「phêⁿ」「phiâⁿ」「phêng」。「Phêⁿ」看起來是咀音、不知按盞産生个。屏東有人講「phiâⁿ」。請看「soaⁿ-phiâⁿ」「-phiâⁿ」「平、坪」(字)。

相關个詞
-phiâⁿ (地名)
soaⁿ-phiâⁿ

相關个字
平、坪

GÍ-SÛ
tiuⁿ lê
tiuⁿ lôe



空間 農業

語詞
張犁 ⒸⒸ 

親成漢字
張犂
~犁


範詞(~量詞)兼動詞組。台灣地名大多數寫『~張犁』个欵。《堡圖》朗寫按呢。《台日》寫『張犂』ⒸⒸ。《明治台職彚》(46)有收『張犂司阜』。歌仔册有一半本仔寫『張犂』、嗎有一半本仔寫『張犁』。塊寫「tiuⁿ lê、tiuⁿ lôe」以外、歌仔册寫『犁』多過『犂』忝忝。

一張犁差不多五甲。『有些先民以獸耕狀況,來表示土地面積,通常「1 隻牛搭配 1 張犁,大約可以耕作 5 甲地」』(白榮銓・單位知識王:108 個你從未想過的單位之謎)。『民國 40 年代之前,臺灣人的耕田都靠牛,通常一隻牛可以耕田 5 甲地,故 5 甲地叫一張犁(犁的單位算張)』(大雅老仙ㄟ、forum.doctorvoice.org/viewtopic.php?t=138479)。

相關个詞
lê chhân, lôe chhân

相關个字


GÍ-SÛ
kong-lí



語詞
公里 ⒸⒸ 

親成漢字
公里


《教會報》一九四六年頭擺寫「kong-lí」「kong-chhioh」。一九五八年(一九六五年 )頭擺寫「kong-kin」(kong-kun)。

GÍ-SÛ
tó-lo̍h
toh-lo̍h
*tó-loh
tá-lo̍h
tah-lo̍h



語詞
倒落 ⓀⒸ 
叨落 ⓀⒸ 
刀落 ⓀⒸ 

親成漢字
X落


請看「tó、tá」「tó-ūi、tá-ūi」。「Tá-lo̍h」(tah-lo̍h)在來罕得寫做四角字。傳統羅字台文『tá-lo̍h』『tah-lo̍h』二式朗定定寫(DADWT、教會報)。

《當代泉彚》(161)有記「tó-loh」、後節第四調。呂宋福建語有講「tó-loh」个欵。

建議
tó-lo̍h ⇄ 叨落、刀落

相關个詞
tó, tá (叨、刀)
tó-ūi, tá-ūi

相關个字
タ (多)


GÍ-SÛ
gōa-bīn



空間

語詞
外面 ⒸⒸ 
~靣  

親成漢字
外面
~靣

GÍ-SÛ
pak



空間

語詞
Ⓒ 

親成漢字


GÍ-SÛ
hia



語詞
Ⓚ 
Ⓣ 

親成漢字



稻江腔「hiă」。歌仔册大多數寫『靴』。有幾那本寫『化』Ⓣ『叱』。請看下脚。拱樂社个戱文有寫『瓦』(金銀天狗)『吪』(皇帝充軍、中興大夏)『叱』(母之罪)。黃石輝先生八主張共「hia」寫做『吪』、「chia」寫做『嗟』。請讀〈言文一致的零星問題〉。月球《邱罔舍拼脫線》(笑詼劇)第三集有寫『叱』。借「瓦」字介水氣、總是「瓦」字在來用塊寫空聲母 oa(尤其第二調)个音節。建議寫羅字亞是『叱』『靴』。

『吪』是共「靴」(hia)字借做音符『化』了後鬥口字平。動詞「hoah」嗎有寫做『吪』、不閣是塊借「化」字个音。啞台文『叱』是『吪』个簡省体(嗎是「吒」字个別形)。『靴』『吪』『叱』只三式、『靴』上條直、不閣恰厚劃。『叱』上省劃・挑弄。『吪』無『靴』靴條直、嗎無『叱』靴簡省、而且音符用『化』、人自然會讀對 h + oa 去。咱那嫌『靴』厚劃、歸氣共伊省做『叱』。台文『叱』是『吪』个簡省体、啞漢文『𠤎』生成是「化」字个別形。總是咱看着『叱』(亞是『靴』)恰袂想對 h + oa 去。『靴』恰條直・恰通光、不閣「hia」「hiah」「hia ê」介常用・介基礎。寫『叱』無的確會和。

會文堂《新𠜇過番歌》有寫『尔今叱来伊叱去』、「尔」字字形小可各樣、「叱」字用『匕』、倒平無統出去。開文《新出過番歌》寫『爾今叱來伊叱去』、「叱」字頭擺用『匕』(無統出去)、第二擺用『𠤎』(有統出去)。捷發《最新牧童樵子相褒歌》『愛卜上山通化損』甲玉珍《曾二娘燒好香歌》『通干害夫力來問 力去北皮袋粗糠 貪着別人好化損 無想親尫恰久長』甲廣榮社《最新探親結緣新歌》『聽人塊呌幾落句 緊提衫仔伴身軀 乎伊店化但眞久 皆看都是阮姉夫』、「化」字應該朗是塊寫「hia」。仝欵、周協隆《最新四十八孝歌》有寫『化有鯉魚厚々崇』。玉珍《尫某看博覽會新歌》有寫『化有磅仔塊磅重』。會文堂《二十步送妹歌》寫『一張批信無處寄 瞑日思想治哥彼』、「hia」寫做「彼」字。

相關个詞
hiah (靴、叱)
hia ê, hia ·ê
chia (者)
hoah (喝)
hia-pai...

相關个字




GÍ-SÛ
*toh
*to̍h
*tah



語詞
Ⓚ 
Ⓚ 

親成漢字



代詞、「cháu khì toh」「cháu khì tah」云云。《白話典》有收「tà、tò、tah、toh、to̍h」『哪ㄦ,不接補語』甲「ta、to」『哪ㄦ,接補語』甲「tah、toh」『哪ㄦ』。T + o 彼組甲 t + a 彼組無一定仝源。咱求利便、二項拾做堆。「Toh、tah」凡世是「tó、tá」个變体、類似「bē-sái」後節亞是「tńg ·khì」前節个下調變体。傳統羅字台文罕得寫『toh』『tah』个欵。EMBREE 只二項無收。

歌仔册有寫『即年赶緊卜去倒』云云(竹林・桃花過渡合歌、用治四句連第二句)。周協隆《特編馬圳回魂瓊花村求親新歌》有寫『七娘因厝帶著熖』、四句連第二句。有一半本仔寫『卓』、『走去卓』(cháu khì toh)云云。拱樂社个戱文嗎有寫『卓』(花鼓情仇)。會文堂《最新李文龍橄欖記》『卜来路頭行對陀』彼字『陀』照講是塊寫「to̍h」。

「Toh」不知咁是「*tó-loh」个合(kap-)音。請看「tó-lo̍h」。

建議
*toh ⇄ 叨、刀

相關个詞
tó, tá (叨、刀)
tó-lo̍h, tá-lo̍h
tah ("chit ~")

相關个字
タ (多)


GÍ-SÛ
ē-té
ē-tóe



空間

語詞
下底 ⒸⒸ 

親成漢字
下底

GÍ-SÛ
téng-bīn



空間

語詞
頂面 ⒸⒸ 
~靣  

親成漢字
頂面
~靣

相關个詞
ē-kha

GÍ-SÛ
chia
*chiă



語詞
Ⓚ 

親成漢字



稻江腔「chiă」。羅字台文在來干礁寫「chia」。

相關个詞
hia

相關个字


GÍ-SÛ
lāi-bīn



空間

語詞
內面 ⒽⒸ 

親成漢字
裏面
~靣

相關个詞
lāi (內)

GÍ-SÛ
lāi-té
lāi-tóe



空間

語詞
內底 ⒽⒸ 

親成漢字
裏底

相關个詞
lāi (內)

GÍ-SÛ
téng-koân



空間

語詞
頂高 ⒸⒽ 

親成漢字
頂X


只个語詞歌仔册卜倚不八寫、《台日》也無收。全羅《教會報》干礁 4 篇有用着、頭擺一九三六年。客語有講『TÁNG-KÔ』(頂高)、意思相仝、唐山《客英》有收(817、呼音無仝)。請看「koân」。

羅字台文在來寫『téng-koân』、用連劃。一九八〇年代進前、用例少少仔。

相關个詞
koân, koâiⁿ, kûiⁿ (高)

GÍ-SÛ
bīn-téng



空間

語詞
面頂 ⒸⒸ 

親成漢字
面頂
靣~

GÍ-SÛ
āu-bóe
āu-bé



空間 時間

語詞
後尾 ⒸⒸ 
后尾 ⒸⒸ 

親成漢字
後尾
后~

GÍ-SÛ
kah



語詞
 

親成漢字



算面積个範詞。台灣地名專寫『甲』。『甲是從荷蘭時代至今的用法,面積與公頃相當(1 公頃約 1.03 甲),有人認爲甲源自荷蘭文,但荷蘭文獻卻說甲(KAE,KAA)是台灣漢人的用語』(翁・曹 2016、174)。『荷蘭的土地面積單位是 MORGEN,即英語 MORNING,指一個早上可以耕種的面積。MORGEN 的面積雖與甲相當,但發音完全不同。因此,甲可能是台灣閩南先民在荷蘭時代所創的用語,但今天已找不到由來』(仝)。康培德〈HYBRID LOCALIZATION AND ETHNIC MARKERS: A PRELIMINARY INQUIRY INTO THE HOKKIEN WRITTEN INSCRIPTION OF THE STELE AND DEITY TABLETS AROUND TAIPING, MALAYSIA〉有注講荷蘭語 MORGEN『WAS LATER APPROPRIATED BY HOKKIEN IMMIGRANTS IN TAIWAN INTO THE CHARACTER 甲 TO REPRESENT THE WORD MORGEN; NOTE THAT THIS DID NOT CHANGE THE ACTUAL LAND SIZE THAT THE UNIT MORGEN CONVEYS.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EXACTLY WHAT CHARACTERS HOKKIEN SPEAKERS USED DURING THE ERA OF DUTCH FORMOSA, BUT IT DOES SEEM REASONABLE THAT AN EARLIER EXPRESSION OF LINGUISTIC BORROWING FROM THE DUTCH MORGEN MIGHT HAVE EXISTED BEFORE IT CHANGED INTO THE POPULAR CHARACTER 甲』。

地名・水名
台南六甲 ㊠

相關个詞
La̍k-kah

GÍ-SÛ
chhùn



空間

語詞
Ⓒ 

親成漢字


GÍ-SÛ
**piⁿ-ah
*piⁿ-·ah
piⁿ-·a
piⁿ-·á
piⁿ-a
piⁿ-á



空間

語詞
邊仔 ⒸⓀ 

親成漢字
邊㊟


後節用輕調、調形隨前節个調尾。傳統羅字台文寫『piⁿ-á』『piⁿ-a』『piⁿ-ah』云云。『Piⁿ-á』(寫法)凡世上主流、雖然後節有可能是「-·thâu」个變体、無一定是「thâu-·á」「b(o)é-·á」彼个 -·á。請看下脚。歌仔册有寫『邊仔』、含羅字『piⁿ-á』『piⁿ-·á』仝理路。海口台語有講「piⁿ-·thâu」(請看)。《台日》有收「piⁿ-·thâu」、閣有『邊仔』、後節注第二調輕調。《分類典》(78)有寫『邊呵門』。請看「piⁿ-á-thâu」。

《台日》「邊仔」後節注輕調。「*Piⁿ-á」無收。《厦英》(368)甲《人民閩南典》(489)收「piⁿ-á」無收「piⁿ-·ah」。漳語《漳腔典》(41)收『piⁿ⁺-a』(~piⁿ-·ah)。

相關个詞
bóe-·á, bé-·á
piⁿ-á-thâu
piⁿ-·thâu

相關个字
邊、䢍、边

GÍ-SÛ
piⁿ-·thâu



空間

語詞
邊頭 ⒸⒸ 

親成漢字
邊頭


海口腔、對應主流台語「piⁿ-·á」(**piⁿ-ah)。唐山泉州惠安(Hūi-oaⁿ)有个所在講「piⁿ-·lâu」(阿狗仔游鲤城)、照講是「piⁿ-·thâu」个變体、嗎有可能是「piⁿ-·thâu」甲「piⁿ-·á」(**piⁿ-ah)个中間体・過渡体。

相關个詞
**piⁿ-ah

相關个字
邊、䢍、边

Pháiⁿ-sè, “JĪ” chit pêng chhōe bô... “GÍ-SÛ” hit pêng kán-ná ū liāu ŏ͘!
歹世、「字」只平尋無。「語詞」彼平簡那有料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