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Í-SÛ
Siā-liâu



語詞
社寮 ⒸⓀ 
社藔 ⒸⓉ 

祖緣漢文字
社X


地号名、『意「原住民的小屋」』(台地典 221)。台灣上少有四个「社寮」(仝)。『社寮』是近代字。請看「-liâu」。那鷄籠社寮、《堡圖》記『社藔庄』『社藔嶋』。〈前後山輿圖〉記『社藔』。〈臺灣汛塘望寮圖〉注『大鷄籠汛⋯⋯』、閣記『羅傼㠘』『黄地粉』。〈臺灣府汛塘圖〉有記『社藔』『圭籠城』『大圭籠汛』、「藔」字字形無介清楚。〈乾隆輿圖〉記『雞籠社』『大雞籠』『~城』。〈康熙輿圖〉記『鷄籠社』『鷄籠城』。

全羅《教會報》有 2 篇寫着「Siā-liâu」、照講是塊講竹山(~南投竹山)个社寮。

地名・水名
苗栗竹南~前
台北北投~後
鷄籠市內~坑
    ~島

相關个詞
-liâu (寮)

GÍ-SÛ
*Kng-kiō-sū



語詞
扛轎嶼 ⒸⒸⒸ 
扛轎㠘 ⒸⒸⓒ 

祖緣漢文字
扛轎嶼


花矸嶼(請看)个別名。

相關个詞
Hoe-kan-sū

GÍ-SÛ
*Chiáu-sū



語詞
鳥嶼 ⒸⒸ 

祖緣漢文字
鳥嶼


離島、日・中語号做『棉花嶼』。英語永過号做『CRAIG (ISLAND)』。請看「*Kng-kiō-sū」。現代日・中語資料普遍共『CRAIG』寫做『CRAG』。一九二六年(大正十五年)〈基隆市管內圖〉(基隆市役所)有共(日語)『棉花嶼』含『花瓶嶼』『澎佳嶼』畫入去『基隆市』。照基隆市政府(2018)〈棉花嶼、花瓶嶼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育計畫〉、『棉花嶼又名「中島」,漁民俗稱為「鳥嶼」、「花矸嶼」』。《堡圖》記『棉花嶼』、注音『ミン ホワ スー』(~*Mî-hoa-sū)、閣注『クラツク』(~CRAG)。〈乾隆輿圖〉所記个『花矸㠘』應該是扛轎嶼。〈前後山輿圖〉所畫个『花矸㠘』打算是鳥嶼。

地名資訊服務網「棉花嶼」注講『一到夏秋季節,大群海鳥渡來,把整個島面覆蓋,當鳥兒一齊飛翔時,如棉花隨風飛舞,故名』。閣注一个別稱「鳥嶼」。漁郎〈臺灣北方三島與基隆嶼〉(上)寫講『在漁民口中,因棉花嶼東側海域,另有一獨立巨大的岩礁,高約 25 公尺,外觀狀似屏風,因而稱之為「屏風岩」,孤獨屹立於海中,蔚為一奇觀。另有一說,自遠處眺望棉花嶼及屏風岩,極像一支平躺的花矸(花瓶)』『學名上的棉花嶼,乃形容夏秋之季,有成群的燕鷗來此棲息,每當幾百隻燕鷗,結隊飛過該島嶼時,從遠方看去,彷彿是一大團棉絮,在海面上空飛揚移動,宛如棉絮隨風飛舞,才有「棉花」的稱號。不過,也因為燕鷗群棲的緣故,漁民常至此撿拾鳥蛋,而又有「鳥嶼」之稱,現今,政府已將它列為燕鷗生態保護區』。

馬偕牧師(1895)《FROM FAR FORMOSA》(184)寫講『PINNACLE, CRAIG, AND AGINCOURT』三个島嶼个『CHINESE NAMES』是『FLOWER-POT, BIRD, AND LARGE』。

相關个詞
Chiáu-sū (澎湖)
Hoe-kan-sū
Tōa-sū

GÍ-SÛ
Ke-lâng-khi̍t
*Koe-lâng-khi̍t



語詞
鷄籠𣏾  
~~杙 ⒸⒸⒽ 
雞籠找  
圭籠杙  

祖緣漢文字
鷄籠X
雞~X


鷄籠嶼个古早名。《堡圖》記『基隆嶼』。《地輿總圖》記『鷄籠𣏾』。〈前後山輿圖〉記『〓籠杙』(⿱上丄、~圭)。〈乾隆輿圖〉記『雞籠找』。林武雄(2019)有寫『基隆圪』(98)。請看「khi̍t-á」甲「杙」(字)。請讀 Lah-jih(蕭平治)〈基隆嶼〉。

相關个詞
Ke-lâng...
khi̍t-á

相關个字


GÍ-SÛ
Pang-soaⁿ



語詞
崩山 ⒸⒸ 
枋山 ⓀⒸ 

祖緣漢文字
崩山


地号名。屏東『枋山』。嘉義布袋『崩山』。台中外埔『崩山』。台北五股『崩山』。台北深坑『崩山』。台北石碇『崩山』、GOOGLE 記『崩山 (彭山)』。鷄籠市內『崩山』。請看「pang」(崩)。

宜蘭頭城『崩山堎仔』、《台地典》(306)注音「Pang-soaⁿ-lêng-á」。

地名・水名
嘉義六脚前崩山
    後崩山
台中大甲崩山頭
台北坪林枋山坑
    崩山坑
台北双溪崩山坑
宜蘭頭城崩山堎仔 ㊟

行政地名
日本体制枋山庄 ⇄ 中華体制枋山鄉

相關个詞
pang (崩)

GÍ-SÛ
Hoe-kan-sū



語詞
花矸嶼 ⒸⓉⒸ 
花矸㠘 ⒸⓉⓒ 

祖緣漢文字
花X嶼


別名「扛轎嶼」。日・中語名『花瓶嶼』。《台地典》(236)注『亦作「花瓶嶼」、「旗竿嶼」等』『意「形似花瓶的小島」。英文稱 PINNACLE,意「岩峯島」』。一九二六年〈基隆市管內圖〉(基隆市役所)有共(日語)『花瓶嶼』含『棉花嶼』『澎佳嶼』畫入去『基隆市』。《堡圖》記『花瓶嶼』、注音『ホワ カン スー』(*Hoa-kan-sū)、閣注『ピンッナクル』(?、~PINNACLE)。〈前後山輿圖〉有畫一个『扛轎㠘』含一个『花矸㠘』、離金包里街無眞遠。仝彼个扛轎嶼、〈淡水縣輿圖〉標做『扛簥~』个欵。〈乾隆輿圖〉着有記『花矸㠘』、應該着是花矸嶼・扛轎嶼・PINNACLE ISLAND。

有資料寫講鳥嶼(請看、日・中:棉花嶼)丸那八号做「花矸嶼」。不知咁確實。

基隆市政府(2018)〈棉花嶼、花瓶嶼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育計畫〉寫講『花瓶嶼據說是因為島嶼的形狀從台灣島上遙望像是一個傾倒的花瓶,因此取名為花瓶嶼。而當地漁民俗稱為「尖閣嶼」或「扛轎嶼」,因為花瓶嶼島上地勢崎嶇,山頂地形似鋸齒狀,所以漁民稱之為「尖閣嶼」,另外因漁民由外海回航時,自東北海域遠眺花瓶嶼,有如扛轎夫在扛轎,故漁民亦稱之為「扛轎嶼」』。漁郎〈臺灣北方三島與基隆嶼〉(上)寫講『花瓶嶼的外型,有如一支雕刻過的花瓶,才有這般稱號。此外,由於花瓶嶼的前後有島嶼相隨,自東北海域遠眺,形狀宛若古早時候的竹轎,所以,一般漁民稱之為「扛轎嶼」』。

CUTHBERT COLLINGWOOD(1868)《RAMBLES OF A NATURALIST ON THE SHORES AND WATERS OF THE CHINA SEA: BEING OBSERVATIONS IN NATURAL HISTORY DURING A VOYAGE TO CHINA, FORMOSA, BORNEO, SINGAPORE, ETC. MADE IN HER MAJESTY’S VESSELS IN 1866 AND 1867》寫講『IMMEDIATELY NORTH OF KE-LUNG WE MET WITH A GROUP OF THREE ISLANDS—PINNACLE, CRAIG, AND AGINCOURT—LITTLE, IF EVER, VISITED, AND OF WHICH NO DESCRIPTION HAS BEEN GIVEN. THE FIRST OF THESE, PINNACLE ISLAND, IS OF A REMARKABLE FORM AND HAS RECEIVED THE NATIVE NAME OF THE CHAIR-BEARERS, FROM THE FACT OF THE OUTLINE FAINTLY RESEMBLING A CHINESE SEDAN BORNE BETWEEN TWO MEN. IT IS A PERFECTLY BARE CRAGGY ROCK, WITH A TALL PINNACLE AT EITHER END, AGAINST WHICH THE WAVES DASH FURIOUSLY, SENDING THE SPRAY A HUNDRED FEET HIGH』。不閣一八九五年馬偕牧師《FROM FAR FORMOSA》(184)寫講『PINNACLE, CRAIG, AND AGINCOURT』只三座島个『CHINESE NAMES』是『FLOWER-POT, BIRD, AND LARGE』。『FLOWER-POT』照講是「Hoe-kan-sū」。

相關个詞
*Chiáu-sū (台北州)
*Kng-kiō-sū
Tōa-sū

GÍ-SÛ
Sam-chàn-kiā



語詞
三層崎 ⒸⒽⒸ 

祖緣漢文字
三X崎


一个小可普遍个地号名。《台地典》(31)有記錄六个三層崎(Sam-chàn-kiā)。

GÍ-SÛ
Peh-táu-á
Poeh-táu-á



語詞
八斗仔 ⒸⒸⓉ 

祖緣漢文字
八斗X


鷄籠地名。《堡圖》寫「八斗仔庄」。〈前後山輿圖〉有記『八斗仔』『八斗仔山』。「~子」是一九二〇年日本官定个寫法。

翁佳音(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認爲「八斗仔」照講是爲着別搭个「八斗」即會按呢号名。《堡圖》八斗仔庄小可上北有「七斗」、閣起去有「八斗」。

GÍ-SÛ
tó͘



語詞
Ⓒ 

祖緣漢文字



鷄籠五堵過去、今「頭堵」「二堵」「三堵」「四堵」無人塊講啞。頭堵治水返脚橫科口、倚南港(翁・曹 2016)。以上个地名、翁・曹(2016)解說講『~在河流航行中,遇見曲流有如看到阻隔,不管曲流地段上有沒有山丘,應該都可稱爲「堵」』(171)。

宜蘭冬山「頭堵」「二堵」、《台地典》注講『似由客系台語地名的「頭肚」諧變而成』『似由客系台語地名的「二肚」諧變而成』。

地名・水名
鷄籠七堵五堵
     ~南
     ~北
鷄籠七堵六堵
     ~山
     ~嶺
鷄籠七堵・台北汐止五堵嶺
鷄籠七堵
   ~山腳ᵀ
鷄籠暖暖八堵
     ~尾
     ~南
鷄籠七堵八堵北

相關个詞
Chùn-tó͘
Hô͘-lô͘-tó͘
Pi-tó͘

GÍ-SÛ
Ang-tôaⁿ



語詞
尫壇 ⓀⒸ 

祖緣漢文字
X壇


鷄籠七堵「尫壇」、《台地典》注解『意「尫公的祭壇地」』。

地名・水名
鷄籠七堵尫壇ᵀ ㊟

相關个詞
Ang-kong-chhù
ang-kong

GÍ-SÛ
Bo̍k-san-ò-á



語詞
木山澳仔  

祖緣漢文字
㊟澳X


鷄籠市內地号名、意思甲現代中文『外木山』(WÀIMÙSHĀN)重叠(~應該有爭差)。有關「-*o-á」(-*ō-á)个呼音、請看「Lâm-hòng-ò-á」。《堡圖》有記『謝罕澚』、治只馬『外木山漁港』彼搭。南平記『外木山庄』甲『木山』。『外木山庄』西平記『內木山』『內木山庄』。其中「木」字「山」字有三擺注音『バク ソアン』(~*Ba̍k-soaⁿ)。《堡圖》有注『大武崙澚』、閣有『汫水澚』。〈乾隆輿圖〉有記『木山』、不閣治八尺門(~社寮島)東平。

『木山』二字照講是祖緣字無不着。換話講、『木山』二字(無論音)不是音譯。『內外木山』以外、在來上少夭有『北木山』、着是琉球『石垣』(島)。夭四百冬前《順風相送》(福建徃琉球)寫『東墻開洋用乙辰取小琉球頭又用乙辰取木山』、只个『木山』大概是鷄籠大武崙山。請參考『基隆の丸子貓』〈丸子貓二十話:外木山帆船過境四百年〉(archive.ph/M38RZ)。

相關个詞
Lâm-hòng-ò-á

相關个字


GÍ-SÛ
Ta-khe
Ta-khoe



語詞
礁溪 ⓀⒸ 
𭶗~  
乾溪 ⒽⒸ 

祖緣漢文字
X溪

地名・水名
雲林林內乾溪 ㊌
台中霧峰乾溪 ㊌
台北三峽礁溪
   頂~
   下~
台北北投乾溪仔
鷄籠暖暖乾溪仔
台北坪林乾溪
台北双溪礁溪仔
宜蘭  礁溪
   大~ ㊌
   小~ ㊌

行政地名
日本体制礁溪庄 ⇄ 中華体制礁溪鄉

相關个詞
ta (乾、礁、焦)
khe, khoe (溪)

GÍ-SÛ
Tōa-sū
*Tōa-sī



語詞
大嶼 ⒸⒸ 
大㠘 Ⓒⓒ 

祖緣漢文字
大嶼


澎湖大嶼華名「七美」(Chhit-bí)。日本体制一九四四年設大嶼庄、屬望安支厛。中華体制綴塊設大嶼鄉、一九四九年換名做「七美鄉」。大嶼恰早号做「南嶼」「南大嶼」(七美鄉公所・歷史沿革)。〈前後山輿圖〉記『大㠘』『大㠘鄕』。《堡圖》記『大嶼』『大嶼鄕』。

北部離島大嶼、中・日語名『彭佳嶼』(澎~)、古早英語名『AGINCOURT』、『又名大峙山嶼或草萊嶼,當地漁民也稱之為大嶼,與台灣本島最近距離約 56 KM,是台灣地區的最北點』。請看何恭算・王士偉・戴昌鳳〈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及基隆嶼之地質與地形資源〉。一九二六年(大正十五年)〈基隆市管內圖〉(基隆市役所)有共(日語)『棉花嶼』『花瓶嶼』『澎佳嶼』畫入去『基隆市』。照馬偕牧師《FROM FAR FORMOSA》(184)所記錄、『PINNACLE, CRAIG, AND AGINCOURT』三座島个『CHINESE NAMES』是『FLOWER-POT, BIRD, AND LARGE』。《堡圖》記『彭佳嶼』、注音『ピン ケー スー』(*Phîⁿ-ke-sū)、閣注『アジンコート』(~AGINCOURT)。

『大峙山嶼』个呼音大概是「*Tōa-sī-soaⁿ-sū』。只个地号名應該甲香港『大嶼山』(DAAI⁶ JYU⁴ SAAN¹)對同。

行政地名
日本体制大嶼庄 ⇄ 中華体制七美鄉

相關个詞
Chhit-bí
*Chiáu-sū
Hoe-kan-sū

相關个字


GÍ-SÛ
Ke-lâng
*Ke-lang
Koe-lâng



語詞
基隆 ⓗ 
鷄籠 ⒸⒸ 
雞籠 ⒸⒸ 
圭籠 ⓉⒸ 

祖緣漢文字
雞籠
鷄~


〈前後山輿圖〉有記『圭籠街』『圭籠澳』。點石齋《臺省民主歌》寫『圭良』。二十世紀个文献寫『基隆』恰多、包含《堡圖》。只个寫法是清官一八七〇年左右照官話音所改。論産生、『基隆』二字甲『萬華』仝欵、是外文。台語「基」字無讀 ke・koe、「隆」字嗎無讀 lâng。總是台灣社會有共『基隆』訓讀(hùn-tho̍k)做「K(o)e-lâng」、全台文文献嗎有共「K(o)e-lâng」寫做『基隆』。只点甲『萬華』無仝。

「鷄籠」只个地名治亞州大陸是「菜市仔地名」。韓國嗎有一个「鷄龍」(계룡)市。假使講台灣鷄籠只个地名个産生正實含『KETAGALAN』相關、那按呢、「K(o)e-lâng」着是双詞原。

日本体制『基隆』市對應中華体制『基隆』市減七堵區・暖暖區。不那『基隆』市、台北州東平(瑞芳街、萬里庄、金山庄、七堵庄、"貢寮" 庄、双溪庄、平溪庄)朗屬『基隆』郡。

《堡圖》苗栗銅鑼有記『老鷄隆』『新鷄隆庄』。〈前後山輿圖〉有記『舊圭籠』、大概甲『老鷄隆』是仝一个所在。閣有『新雞籠』、位置各樣。

行政地名
日本体制基隆市 ⊂ 中華体制基隆市 ㊟

相關个字
鷄、雞




GÍ-SÛ
*Khong-á-liâu
*Không-á-liâu



語詞
槓仔寮 ⓉⓀⓀ 
槓仔藔 ⓉⓀⓉ 

祖緣漢文字
XXX


無論台北槓仔寮亞是鷄籠槓仔寮、《地輿總圖》朗無記着。〈前後山輿圖〉仝欵朗無記、不閣有記『頂雙溪』。〈乾隆輿圖〉只搭畫了無詳細、朗無記。《堡圖》二平朗有記『槓仔藔』、台北槓仔寮彼平夭有記『槓仔藔庄』。台史數位舘大清時代个契字有寫『槓仔寮』『~藔』、閣有『槓仔崙』。請看下脚。

只个地号名、一九八〇年進前个傳統羅字台文文献罕得(亞是不八)寫着。全羅《教會報》含「*Kòng-liâu」都不八寫着。那台北槓仔寮、現此時福建語 WIKIPEDIA 寫做『Khong-á-liâu』。《中教部閩南典》記『Không-á-liâu』『Khōng-á-liâu』。頭節个實際表面調是中平調。接尾詞「-á」頭前、第一・第五・第七調朗中平。咱求簡單、寫『Khong-á-liâu』。閣再講、理論上、「Khong-á-liâu」第二節無一定是接尾詞「-á」。今在地人有共『貢寮~』讀做「*Khong-liâu-」(~*Không-liâu-)、通知頭節不是「*Khōng-」。

《台地典》(383)二項「槓仔寮」(~藔)朗有記別音「Kong-á-liâu」。

論詞底、台北「Khong-á-liâu」頭二節「Khong-á-」講是音譯先住民語『KONA』。『貢寮地區是凱達格蘭平埔族三貂社的生活場域,此地是他們狩獵的獵場,稱為「KONA」。據傳是平埔族人為了捕捉山豬等獵物所設置的陷阱,而平埔族人為了守候獵物,就在陷阱附近搭設草寮仔,於是,後來的漢人遂將「KONA」音譯為「槓仔」寮』(圖解台灣老地名 34)。一八一五年个文件着有寫『槓仔寮』(仝、35)。《台地典》(383)注講「槓仔寮」『意「供看守槓仔工作使用的小屋」。「槓仔」即凱達格蘭平埔族之「陷阱」的閩系台語譯音」』。鷄籠七堵・暖暖夭有一座山号做『槓仔崙』(呼音即閣請教、大概是 *Khong-á-lūn)。有關『槓仔崙』、地名服務網注講『「槓仔」係指狩獵的陷阱器具,而此山頂外形似槓仔,故稱之』。

只字『槓』是海字、干礁用治「槓仔寮」甲『槓仔崙』、照咱知。『槓』借「貢」字做音符。「貢」字一般讀 kòng、不閣那漳州漢文音、「貢」字(請看)夭有讀 khòng。治語言只方面个文化、北海線甲鷄籠市內朗漳底个、甲宜蘭仝欵。

地名・水名
台北槓仔藔 (貢寮 ㊠)
鷄籠市內槓仔寮

相關个詞
*Kòng-liâu

相關个字
槓 [kǹg]


Pháiⁿ-sè, “JĪ” chit pêng chhōe bô... “GÍ-SÛ” hit pêng kán-ná ū liāu ŏ͘!
歹世、「字」只平尋無。「語詞」彼平簡那有料嗚!